井冈山市

风卷红旗过大关热烈庆祝全面建成小康社


彭洋预约 http://m.39.net/news/a_9199255.html

来源:南方日报

千年期盼,百年奋斗,今朝梦圆。

这是一个永载中国共产党史册、中华民族史册、人类文明发展史册的重要时刻——年7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这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

(一)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

这是一个延续了数千年的梦想。它从《诗经》中走来,承载着中国人民千百年来对美好生活和理想社会的追求。小康梦想汩汩而下,深深融入中国人民的内心世界。“圣哲体仁恕,宇县复小康”,这是“诗圣”杜甫的期盼;“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是辛弃疾对小康升平的理解。

这是一个追逐了数千年的梦想。回顾历史,中国人民为实现小康梦想不懈奋斗,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近代以来,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但“志在大同,行在小康”的梦想仍在,无数仁人志士努力探索救亡图存之道,继续为小康梦想顽强拼搏。

这是一个彰显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小康生活”到“小康社会”、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围绕小康梦想,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发展奇迹,迈上了一级又一级发展阶梯,正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今天,我们如期实现“到建党周年时,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小康的盛世画卷在祖国大地的每一个角落铺陈开来——

无论是“精准扶贫”概念的源起点湖南十八洞村,或是被联合国认定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地区”的宁夏西海固;无论是曾经的革命老区江西井冈山,或是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沿海地区,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

巍巍南岭,滔滔珠水。从繁华都市到美丽乡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成就也写在广东大地上,喜悦的笑容洋溢在每个人脸上,幸福的花儿绽放在每个人心间。

深圳前海,高约2.8米的“前海石”屹然矗立,曾经的一片荒野滩涂已经蝶变为美丽的现代化新区,见证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画出“最美、最好的图画”。

广州永庆坊、潮州古城、汕头小公园……总书记足迹所至已经成为“打卡圣地”。徜徉在风情老街中,既能体会历史和现代的相得益彰,又能感受古老城市的蓬勃生机。

清远连樟村,过去的贫困村成了远近闻名的乡村振兴“网红村”、全国首个5G覆盖行政村,如今植保无人机飞起来了,智慧农业火起来了,乡村振兴学院也办起来了。

……

千年梦想成现实,神州大地处处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竖起了又一座丰碑,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坐标上镌刻下熠熠生辉的不朽印记。

(二)

柳青小说《创业史》中有这么一句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发展来说,紧要处也常常只有几步。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追梦圆梦如此迫切。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紧要处、决胜期。党的十八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进行了充实和完善,并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调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继而,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总体部署,开启了向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最后冲刺。这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是14亿多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

紧要处、决胜期,如何运筹帷幄?

我们党历来强调战略思维。“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尤须从战略层面提出大格局大韬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中国发展实际,抓住治国理政的目标、动力、保障、领导这四根支柱,提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并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置于引领地位。这样的大格局大韬略,适应了我国发展的现实需要,顺应了人民群众的愿望期盼,凝聚起推进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

紧要处、决胜期,如何蹄疾步稳?

“知其事而不度其时则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新一轮大干快上,不能靠粗放型发展方式、靠强力刺激抬高速度实现“两个翻番”,而需要考虑更长远时期的发展要求,推动高质量发展。准确把握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为全面建成高质量的小康社会找到了“金钥匙”。

紧要处、决胜期,如何补齐短板?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习近平总书记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先后7次主持召开中央扶贫工作座谈会,50多次调研扶贫工作,走遍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从承诺“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到提出精准扶贫理念、创新扶贫工作机制,再到聚力攻克深度贫困堡垒,党和人民披荆斩棘、栉风沐雨,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贫中之贫、坚中之坚,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紧要处、决胜期,如何穿越风雨?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回首极不平凡的年,面对世所罕见的三重严重冲击——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暴发、世界经济陷入二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衰退、一些国家遏制打压全面升级。无数人心头浮起问号:怎么办?在泰山压顶的危机时刻,习近平总书记统揽全局、果断决策,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实现一系列“惊天逆转”,取得无数个“难以想象”。

(三)

广东,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和实验区,习近平总书记一直牵挂的地方。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三次视察广东,多次对广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赋予广东在全面建成小康路上“走在前列”的光荣使命。

“万山磅礴必有主峰,龙衮九章但挚一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广东牢记嘱托、勇担使命,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目标任务,广东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全面小康是“五位一体”全面进步的小康——

“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全面小康是一个整体性目标要求,任何一个方面发展滞后,都会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1万亿元,如期实现比年翻一番;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各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文化强省建设扎实推进,基本实现全省五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全覆盖;“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大工程深入推进,养老、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茅洲河、练江污染和城市黑臭水体等一批环境沉疴顽疾有效治理,大气环境质量全国领先……广东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实现各领域全面发展、全面进步、全面小康。

全面小康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

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广东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全面小康真正造福全体人民。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1万元,“十三五”时期年均实际增长5.5%。在脱贫攻坚战中,广东实现了现行标准下.5万相对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个相对贫困村全部出列,脱贫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大踏步赶上来,脱贫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农村基层基础更加牢固;同时,按照“中央要求、当地所需、广东所能”,还助力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新疆6省区个贫困县摘帽、多万贫困人口脱贫,为全国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广东努力、广东贡献。

全面小康是城乡区域共同发展的小康——

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的基本省情和突出短板。为此,广东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如今,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渐次成形,珠三角核心区发展能级提升,沿海经济带产业支撑强化,北部生态发展区绿色发展优势凸显,交通基础设施通达程度、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乡村振兴取得重大进展,老区苏区、民族地区加快振兴发展。与此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由年的2.6∶1缩小到年的2.5∶1。

(四)

一滴水可以反映出太阳的光辉,一个地方可以体现一个国家的风貌。

广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生动实践,是整个中国的精彩缩影,也是解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鲜活案例。

时光回溯到年12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佛山市顺德区黄龙村考察基层党建,要求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带领村民实现共同富裕。自此,黄龙村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探索出“党建+”融合发展模式,不仅摘掉了“发展落后村”帽子,还成为了富裕村、生态村、文明村、小康村。黄龙村发展起来后,不忘共同富裕目标,主动承担了对口凉山州小海村帮扶工作,还成为第一个与梁家河党支部开展党建结对共建的村党组织。

“乡亲们一天不脱贫,我就一天放不下心来。”带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广东动员全省1.8万个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向贫困村派出驻镇(街道)工作组个、驻村工作队1.2万个,共向个省定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名、驻村工作干部6.5万人,带领贫困村和贫困群众挪穷窝、换穷业、拔穷根。观察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脱贫攻坚战,有学者感慨这种一盘棋统筹考虑、大规模动员调度的能力,只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办到。

小康之路并不平坦,也有风雨交加甚至惊涛骇浪之时。年,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冲击令人始料未及,一季度广东经济同比下降6.7%,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5.1%,固定资产投资下降15.3%,进出口总额下降11.8%……按照总书记、党中央部署,广东坚持以“双统筹”夺取“双胜利”,不为外界所扰,不为风险所阻,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情,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增长由负转正,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目标任务。

回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历程,是什么力量引领我们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奋勇前进?是什么力量指引我们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是什么力量凝聚起亿万人民携手奔小康的时代伟力?这种力量,来自党的坚强领导,来自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核心、全党核心的领航掌舵,来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来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来自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让我们看到源于中国大地的制度探索,已经转化为造福人民的治理效能,并给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启示,为我们满怀信心踏上新征程提供了必须遵循的宝贵经验。

(五)

历史的江河奔腾不息,前进的脚步永不停歇。

共同见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起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人生之大幸不过如是。但我们没有任何理由骄傲自满、松劲歇脚,必须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踏上新征程,广东又一次被寄予厚望——

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广东视察,赋予广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的使命任务。

历史的魅力在于启迪未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充分彰显“中国之治”的巨大优势,让我们对昂首阔步踏上新征程充满信心。只要我们始终不渝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广东就一定能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大道如砥,行者无疆。

踏上新征程,我们深知“没有一个国家、民族的现代化是顺顺当当实现的”。而且,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强调的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样的现代化前所未有,这样的新征程充满挑战。

对广东来说,方向早已明晰,行动早已展开。简言之,就是紧紧围绕落实总书记赋予广东的使命任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抓住“双区”建设重大机遇,深化实施“1+1+9”工作部署,奋力在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

“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坦平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革命先驱李大钊的警世名言犹然在耳。广东地处“两个前沿”,身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前进道路上会遇到更为严峻的风险考验,尤须保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继续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披荆斩棘、勇立潮头。

这是正在发生的历史,也是振奋人心的未来。

(六)

翻开历史,古今中外,梦想照耀着人们不断前行,催生出一次又一次伟大的变革。

今天,当小康梦圆之际,我们一边在感受历史的温度、现实的热度,一边也在期盼未来的高度。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消灭贫困到共同富裕,在变与不变间延续着中国人民的伟大梦想,激荡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脚步,映照着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

“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

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站在建党百年的新起点上,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大力弘扬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广东应有的贡献!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ggangshanzx.com/jgssjt/15170.html


当前时间: